江淮汽车李世杭:承接中国制造2025 创建智慧新江汽

2017年9月12日

引言

科技先行,以科技带动创新发展,这是当下制造业的CIO们正在考虑的方向,在汽车行业,先进的物联网科技的应用更加落地,比如江淮汽车,作为世界500强企业,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正在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大力推动节能汽车股和新能源汽车。在8月29日唯智信息主办的“中国制造2025智慧供应链创新峰会”上,江淮汽车李世杭副总工程师从信息化支撑汽车制造企业战略发展为大家带来新的思考。

李世杭先生个人简介:

高级工程师。江淮汽车集团副总工程师。国家科技部制造业信息化总体专家组专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安徽省人民政府信息化咨询委专家,安徽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专家,安徽省信息化协会副会长。

先后承担并主持实施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重大信息化专项,曾获得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安徽省技术进步一等奖、全国机械行业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多个科技成果奖项。

以下选自李世杭副总工程师的精彩演讲

非常感谢唯智,我们的神秘嘉宾房殿军博士对整个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做了一个高度的概括。今天为什么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和智能制造受到大家的关注,我认为是我们国家的制造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机遇期,这里面也充满了挑战。我们传统的制造业确实遇到了很多资源、劳动力成本、环保以及科技发展各方面的挑战,同时我们也看到新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展示了非常美好的前景,发那科沈总给我们大量地以发那科机器人的发展做了充分地展示,我们高度关注,也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方向。

工业4.0重要的愿景之一就是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背后非常复杂和关键是我们的物流,物流的本质是信息。那么江淮汽车信息化过去的实践和未来的发展,怎么和中国制造2025、工业4.0融合的呢?

建立完整的信息化,实现上下游全价值链多方面的协同

江淮汽车从事信息化建设已经有20多年的历程了,最早工业领域导入信息技术,我们就已经开始高度关注和实践,我们经历了四个5年计划,在四个5年计划里面我们都承担了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的重大项目,也是伴随着整个制造业和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历程同步发展。从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全面深化阶段、综合集成协同,现在进入到协同创新阶段,应该说已经初步建成了数字化企业。全面支持汽车大规模标准化制造的各项业务,不仅是我们企业自己内部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信息化,同时也实现了上下游全价值链多方面的协同。

制造业信息化是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的标杆。我们已经建成了比较完善的以ERP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江淮汽车作为一家自主品牌的企业,我们的产品技术完全靠自主,我们不是合资企业,有国外成熟的产品技术的完全导入,所以必须掌握产品研发的技术。产品研发的技术本质就是我们的信息化,江淮汽车是最早提出来要建立正向研发体系的,在自主品牌企业起步阶段,包括到目前为止还有一些企业没有摆脱抄袭模仿的问题,不仅是外观,关键是本质,本质的东西才是我们的核心技术。通过20年的实践,在产品正向自主研发方面,我们在行业里是领先的,通过学习对标和自己实践的高度总结提炼,我们已经建立了整个产品研发的全流程,在全流程里面各个节点、领域都有强大的信息化支撑。我们在“十二五”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里面对于十大行业进行示范,承担的是两个大的课题,全球协同和集团管控。我们做全球协同方面主要针对研发,我们和海外的研发中心,在意大利、日本都有我们独资的研发中心,以及我们的异地工厂,海外、国内都有,通过原来协同程度比较低的模式,“十二五”期间基本上建立了全球协同的研发平台。

提升BOM管理能力,建立满足全球协同的BOM系统

唯智信息的陈总在系统行业做了很多,汽车行业的BOM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情,到现在为止最老牌的汽车制造企业也不见得说能完全把BOM的问题解决,我们出现了很多问题,产品质量问题、生产效率问题、计划准时性问题、物流问题,很多问题的病因都在BOM上。当然现在也没有完全解决,但是从大的解决方案方面我们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原来我们在实施以前各个节点和公司内部各个部门都是通过两两交互的,这种信息是很不对称的,数据是非常乱的。所以这种管理很难提升质量。我们现在一个数据源,唯一数据,同时从总部向各个系统分发,制造BOM、管理BOM、采购BOM、服务BOM,整个BOM全部按照有序的阶段,这样数据的精准度大大提升。

针对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智慧JAC计划

在“十三五”往后怎么走,我们认真研究了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一些技术发展的趋势,我们对标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一个智慧JAC的总体规划,包括两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智能汽车、数据应用、质量品牌、绿色制造、互联网+等等,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建成一批智能制造的样板工厂,初步建成智慧企业,实现企业新的转型升级。两化深度融合过程中的关键是围绕大数据应用,再加上我们原有的系统,按照大数据的数据流进行系统架构的重构。原来的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集成的效率是比较低的。我们对整个架构的改造是按照业务流,提出了双达标的信息化建设思路。还有研发的信息化方面,导入包括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地MBSE,基于知识工程设计过程自动化,同时我们大量应用自动化诊断测试、虚拟验证技术、协同设计技术等,整体提升我们的研发水平。

建立设计制造一体化的知识平台,在虚拟环境下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仿真优化,然后精准地定义我们产品的全流程。同时具备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的模式,大规划个性化定制不仅是制造,还涉及到前端和对产品的定义,平台化、模块化这样的技术,和用户的互动技术以及我们全价值链的产融服务的技术。智能制造只是实现这样一个技术制造环节的保障。智能网联汽车方面我们提出了“445”战略,智能交互、智能驾驶、智能互联、智能服务四个纬度,通过驾驶辅助阶段,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到高度自动驾驶四个阶段,最后到2025年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目标。在于全面部署。

大数据的深度应用,我们要在体系上重构,包括组织体系、技术体系、管理体系以及执行层。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不仅用于汽车研发、工程设计方面,而且要在管理方面,像陈总说的物流方面实际上就有很多模型,这个模型关系如果不建立好,只能在低层级应用。我们还要实现通过以管控为主的企业集中管控。工业4.0提出了三个集成,纵向集成、横向集成、端到端集成。纵向集成把业务进一步精准,并且与供应商、经销商、服务商业务要更进一步提高效率,建立满足新阶段集成的信息系统,部分实现端到端的集成,包括用户和其他关联方都有效地整合到一起,提高我们的沟通效率。

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后台需要信息化技术强力支撑

国务院李克强总理大力倡导,对于制造业企业怎么+,+什么,这也是困惑很多企业的课题。通过研究和思考,我们认为汽车行业要+这么几个方面。第一,在技术研发、技术创新方面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产品大数据系统,有效提升产品研发的精准度。第二,互联网+营销服务,营销和服务的模式创新。第三实现个性化定制,需要和客户交流的可视化互联网平台。第四,用户行为的大数据分析,现在实体产业与金融、保险、出租、分时租赁、电商等新业态,对于我们传统企业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是一个巨大的课题,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后台需要信息化技术的强力支撑。

当然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利用这个机会和大家报告一下我们江淮汽车的打算和我个人的意见,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